必一体育:1981年白公馆一位老太看着墙上照片痛哭游客才知她
1981年的一天,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白公馆像往常一样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作为遗迹,在
产品特点
1981年的一天,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白公馆像往常一样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作为遗迹,在这里,大家可以缅怀先烈。
白公馆不同于一般的景点,它曾是关押志士的地方,一进去就有一股压迫感,进去的游客都是带着沉重的心情,不会发出任何声音。
白公馆景区的工作人员闻声赶来,担心老太太再出了什么事,纷纷上来劝说,只见老太太泣不成声地说道:“晓轩,我回来看你来了。”
工作人员对于白公馆里牺牲的烈士如数家珍,当听到老太太说到“晓轩”二字时,他们都震惊了,因为这间牢房就是曾经关押过烈士许晓轩的房间,而老太太面前的照片,正是许晓轩的……
许晓轩被捕前是重庆新市区区委,在白公馆里成立了狱中临时党支部,担任党支部,带领狱中的同志进行地下斗争,于1949年11月27日重庆大中牺牲。
从白公馆中越狱成功的罗广斌根据狱中事迹后来创作了小说《红岩》,成为感动中国几代人的作品,其中家喻户晓的主人公许云峰就是以许晓轩为原型创作的。
在重岩纪念馆中,还有一封许晓轩在1947年关押在白公馆看守所时,写给姜绮华的一封信,这封信在1965年被姜绮华捐赠给红岩历史博物馆,此时在姜绮华老人身边的游客,有些人是知道的。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一个烈士的家属,字里行间应该充满正义凛然、大气磅礴的词藻,讲述必然成功的向往。
实际上,许晓轩的信中,处处透露着对家庭的温情,这是一个离开家庭多年的丈夫对妻子的愧疚,父亲对女儿的思念。
在信中,许晓轩写道:“……你受苦的时间也很长了,我实在对不起他,我还是没有办法来安慰你……我可以想得出,你是长时间沉在苦恼里的……”
写着写着,许晓轩想起曾经与妻子在一起的幸福时光,对于没能帮助姜绮华读书,他十分愧疚,他希望许晓轩能够过上很好的生活,让她少记挂他,多关心孩子,把希望多放在孩子身上。
没有慷慨激昂的话语,只有脉脉的温情,然而字里行间,我们依然能够看到许晓轩对胜利的憧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两个人的爱情故事,曾感染过很多去过红岩历史博物馆的人,大家没有想到,会在这里看到当事人之一。
许晓轩是一个命苦的人,他的父亲是一个不靠谱的父亲,因欠债遭到非法拘禁后一,46岁就早早去世了,只留下许晓轩和母亲相依为命,当时许晓轩只有11岁。
许晓轩的母亲将他带回江都镇生活,所幸镇上有一位私塾先生与许晓轩的父亲关系还算不错,他见许晓轩聪明好学,就免费让他到私塾来读书,这让许晓轩学到了知识,为以后的活动打下了基础。
早在青年读书时期,许晓轩就十分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九一八事变后,他结识了在镇上电信局工作的党员陈世德,并在陈世德的邀请下,参加了世界语讲习班,跟随陈世德学习英语。
陈世德除了教大家学英语外,还将苏联十月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让大家知道,在北方有一个政权通过走上了强大,这些都让许晓轩的内心产生了的种子。
正是在此期间,许晓轩与姜绮华两个人于1935年按照中国传统的婚姻方式,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成婚,那一年,许晓轩19岁,姜绮华18岁,在结婚之前,他们从未谋面。
在那个时代,很多这种封建的婚姻都充满了不幸,也缺乏浪漫的恋爱经历,但是这些不幸并没有体现在他们二人的身上。
婚后,许晓轩在哥哥许瘦峰的介绍下,进入民族资本家荣德生开办的无锡公益铁工厂工作,姜绮华在家照看家里,两个人惺惺相惜,过上了很幸福的生活。
许晓轩所在的工厂是一所制造套纺织机械和部分面粉加工机械的制造厂,当时可称得上是民营机械厂的佼佼者。
工作期间,许晓轩寡言少语,办事认真,深受厂长的赏识,不到一年就已经成为工厂财务的主要负责人。
北京一二九运动爆发后,许晓轩和一些青年学生走上街头,声援北平、上海等地,与军警展开搏斗。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上海前线由于作战激烈,很快陷入缺乏兵工器材和手榴弹等武器,为了扩大生产,国民政府的兵工署与许晓轩所在的工厂洽谈,要求他们工厂承接军需制品支援前线。
由于战事紧张,兵工署并未保证资金能够到位,然而拥有强烈爱国心的许晓轩却十分支持政府,决定动员工人为抗日前线做兵工产品。
可以说,在这个时候的许晓轩是有着坚定的爱国思想的,他认为大家应该一致投入到抵御日寇的战线中来。
然而接下来的战果却有些触不及防,军在正面战场消极抗战,尤其是在南京保卫战中,更是一路“转进”,让许晓轩颇为失望。
工程案例
在线留言
相关设备